晨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
一、班主任为班级晨检工作的总负责者,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。
二、班主任及各班晨检员每日对全班学生进行晨检,了解学生出勤及健康状况,并填写《晨检及因病缺勤登记表》并及时上报医务室。
三、班主任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对要及时了解缺勤原因,做好随访记录,并按时上报给医务室。若发现学生有发热、皮疹、腹泻等传染病早期症状,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,应在最短时间内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(校医)。
四、学校疫情报告人(校医)负责指导各班晨检工作,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、排查和处理。做到传染病病人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。
五、校内发现传染病疫情,学校疫情报告人(校医)应及时上报给学校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,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控。
六、对患传染病的学生要及时进行隔离,隔离期满持正规医院的复课证明返校,校医检查核实后方可准其回班上课。
传染病防控制度
为认真贯彻好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,保障全体师生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,特制定传染病疫情防控制度。
一、教职员工认真学习《传染病防治法》,必须人人重视,加强预防,每日坚持晨检汇报制度。
二、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,成立预防传染病疫情处理应急小组。
1、组织领导:校长为第一责任人,班主任负责班级晨检工作,医务室负责全校晨检信息汇总及上报工作。
2、严把三个环节:管理传染源、切断传播途径、保护易感人群。
3、做到五早: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三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
1、报告方式:一旦发现校内传染病事件,医务室应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并以最快方式向上级卫生、教育主管部门报告。
2、报告程序:班主任→疫情报告人(校医)→校领导→滨河卫计委、市卫计委和教育局。
四、凡患有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,必须有医院返校证明方可入校。
消毒隔离制度
一、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部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》、《消毒技术规范》。
二、保持诊室、治疗室、观察室等各室空气清新,定时开窗通气,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。各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,每次30-60分钟;每日用250mg/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一次、拖地两次;被血液、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拭、消毒;器械消毒使用500mg/L的含氯消毒液根据情况浸泡30-60分钟,并做好登记工作。
三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。凡侵入性诊疗用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,不能用高压灭菌的器械,可用2%戊二醛(每周更换一次,有可见污染物随时更换,并每日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)浸泡10小时后,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使用;与未破损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,干燥保存。
四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,不得重复使用。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,再消毒灭菌。
五、诊室、治疗室、观察室、等地面使用的清洁工具(抹布、拖把等)定点放置,拖把标识清楚,分别清洗消毒,不得交叉使用。
六、发现传染病,进行暂时隔离,及时上报转诊,对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。
七、严格执行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》,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、无害化处理。
校医岗位职责
一、贯彻“预防为主”的方针,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,制定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法。
二、认真做好广大师生治病、防病工作。及时按计划在校内宣传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,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。
三、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环境卫生、教室卫生、办公卫生及食堂卫生的监督、检查和指导,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。
四、负责医务室药品的储备、管理工作,做好校内师生用药的登记制度,实行药价公开制度和门诊取药登记制度。
五、对校内出现意外伤害或突发性疾病要及时处理或救护,病情严重者,在救护的同时立即通知校领导并拨打120。
六、负责学校新生健康体检工作,并对体检档案进行整理归纳、存档。
七、负责全校的健康教育、传染病、保健等健康知识宣传展板工作。
校医室工作制度
一、认真贯彻落实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》,加强学校卫生工作,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,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医疗安全,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。
二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,热情为师生服务,对病患一视同仁,急病人所急,想病人所想。
三、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,制定学校年度卫生工作计划,完成年终卫生工作总结,建立健全医务室卫生工作档案。
四、医务室工作以预防保健为主,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医疗、卫生保健的普及与宣传。加强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、青春期知识等卫生健康教育的宣传辅导工作。
五、做好对学生常见病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,根据季节的不同,主动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预防宣传工作,控制疾病的发生。
六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,督促、检查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室卫生条件,配合防疫站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监督,经常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,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。
药品管理制度
为了完善学校医务室药品的管理,规范校医在药品储备、使用、整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,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,特制定本制度。
一、根据校内常见病、多发病及季节性疾病特点,校医按时向学校上报购药清单,部门领导批示后,由专人负责药品采购工作,严把质量关,不进“三无”药品、伪劣药品。
二、采购人员、校医对新购药品的品名、规格、数量、有效期限、进价等项进行验收核对,全部合格逐项填写药品验收入库记录本,经与原始单据核对无误后,采购、医务室工作人员双签字方可入库。
三、库存药品按性质、剂型分大类、再按药理作用系统存放,严格按照药品保存方式储存。对库存药品定期检查,做好防霉、防虫、防鼠措施。
四、药品按规定使用,发药时注意保质期,看清药品无变质才能发放。每月盘点药品后,将药品费用及门诊就诊明细复印件上交学校财务科。
五、过期药品的处理须严格按照过期药品处理程序办理,校医每月整理一次药品,清点过期药品,列出其名称、数量清单并登记备案。过期药品要及时销毁,以保证药品使用安全。